加沙地带的人质困境,是巴以冲突中的核心议题,国际社会对以军加剧人道灾难表示不满,以色列国内对于营救人质的策略也出现争议,这场风波究竟会如何发展?
哈马斯突袭与目标
二零二三年十月七日,哈马斯实施了一次突袭,这次行动的目标很清楚。首先,是要让以色列感到害怕并受到打击,其次,是要把大约二百五十名人质转移到加沙地带。从那以后,这些人质就变成了哈马斯和以色列在谈判中互相博弈、确保自己能够活下去的关键物品。以色列政府马上组织了大量军队进行回击,并且提出了三个主要的战争目的。
以军封锁与人质困境
以色列针对哈马斯的举动,决定提升对加沙地带的管控,即便是用于救济的物品也禁止运入。因此,那些被掳往加沙的人质处境艰难,其中有些人质在被绑架时已经负伤,并且已经关押超过一年,他们承受着物资短缺、营养不足等生存压力。
哈马斯打出人质牌
哈马斯为了摆脱困境,在7月31日和8月1日连续发布了令人心碎的挟持者影像资料,内容清楚显示人质们缺乏食物。他们本意是想以此向以色列施加压力,并促使人质亲属采取行动,但最终事与愿违,许多人对政府收复加沙表示赞同。
国内反对与政治压力
以色列国内也有其他看法,反对者觉得军队的行动会让被困在加沙的人质面临更严重的风险,人质的家庭成员持续组织各种行动,例如艾娜夫带领人群游行到内塔尼亚胡的住所对他进行施压,一些原本支持内塔尼亚胡的人也加入了人质家属的抗议队伍,变成了他最强烈的反对者,政治领导人因此对政府施加的压力也越来越大。
内塔尼亚胡的表态
8月10日,面对众多质疑,以色列首相内塔尼亚胡召集外国新闻界人士,明确指出他的加沙行动,其实质是为了让加沙获得自由,也是让五十名被扣押人员重获自由的唯一途径。这一言论使得国内矛盾更加突出,并且引起了全球各国的注意。
双方再做努力
哈马斯目前正进行最后尝试,8月11日,该组织代表团抵达埃及开罗,目的是重新启动停滞的协商。以色列方面则计划对加沙城和中部加沙地带发起军事行动,理由是认为人质主要被关押在这些区域。
加沙的人质目前面临何种命运?是以协商方式让人质获救,还是以军事手段扩大冲突救人?这不仅是人质生死存亡的问题,也影响着整个地区的稳定状况。对于以色列而言,解救人质该采用哪种方法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