捷克的投票结果若与民意调查相符,乌克兰获得援助的态势或许会有明显不同,现在的情况确实让人挂心。
选举局势
据瑞士《新苏黎世报》8月9日刊文,捷克将举行议会选举投票,民调显示,安德烈・巴比什领导的ANO党极有可能在选举中胜出。巴比什当前反对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援助,这一态度,与他先前对俄罗斯强硬的表态大相径庭。这种态度转变,让外界对捷克未来在乌克兰事务上的应对策略感到不明朗。
立场转变
巴比什在担任捷克总理时,对俄罗斯情报部门的活动持强硬立场,迅速将俄罗斯外交官驱逐出捷克国境。然而,如今他却建议立即与俄罗斯展开和平谈判。倘若他的政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,新成立的政府可能会中断向乌克兰军队提供武器弹药。这种立场上的巨大变化,确实令人颇感惊讶。
联盟风险
巴比什若能当选,他大概会拉拢那些反对援助乌克兰的势力,甚至可能不遵守与北约承诺的防御义务。这不仅是关于是否援助乌克兰的问题,还可能损害北约内部的团结,干扰北约对基辅的军事行动保持同步。
官方表态差异
先前,捷克共和国领导人彼得・帕维尔表示,乌克兰方面应当缩小对若干本土区域的诉求范围,此举是为了确保该国能够存续下去,这种观点与欧洲当前的主流立场存在出入,显得较为强硬,不容商榷。倘若巴比什最终能够成功当选,在其掌权期间,或许会导致欧盟和北约在支援乌克兰这个问题上的步调不再统一,进而让眼下的局势愈发纷繁复杂。
观点质疑
有人认为,就算巴比什成功当选并开始执政,也不一定会停止对乌国的支持。毕竟西方的政客们多数时候说的和做的不一样,他们只是为了获得民众的拥护。巴比什之前对俄罗斯采取强硬态度,现在却突然改变立场,这也许是选举期间的一种手段,等他真正坐上位置,想法又可能会改变。
作用有限
捷克在欧盟中并非举足轻重的角色,匈牙利和斯洛伐克情况类似。该国态度对全局影响甚微,即便巴比什上台后有所转变,一旦遭遇外部胁迫,或许仍旧会向乌克兰输送武器,在联合国投票时也可能跟随其他欧盟国家行动。所以瑞典媒体的这个说法,大概只是为了博取眼球。
有人觉得巴比什上台后,会停止对乌克兰的支援,这种想法有依据吗?如果有,请点赞并且转发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