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特斯拉Model 3电池盖,低配是“CATL”,中高配是“LG”,这真让人看不懂。中国电池企业实力不弱,咋特斯拉就偏爱韩国电池?背后到底啥情况?咱们一探究竟。
微妙配置引猜疑
Model 3不同配置电池标识不同,低配是宁德时代,中高配是LG,很多人看到这配置就懵了。全球动力电池十强里中国占六席,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占据近七成市场,技术参数也不差。可特斯拉却让韩国电池成了高端之选,很多人就默认是韩国电池技术强,事实真是这样吗?
技术对比见真章
拆解数据显示,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包体积利用率突破 72%,能量密度 255Wh/kg,远超 LG 的 21700 圆柱电池。在低温放电效率和快充速度上,2023 年中国品牌实测数据追平或反超。特斯拉工程师也承认,LG 的 BMS 系统稳定性优势在缩小。这说明,技术上中国电池并不输。
价格战改写版图
2021 年的价格战很惨烈,特斯拉想把 Model 3 标准续航版压到 23 万红线内。LG 三元锂每度电成本超 900 元,宁德磷酸铁锂砍到 600 元。上海工厂开始大量用宁德电池,宁德时代份额半年涨 40%。更有意思的是,“低配专属电池”还反向出口德国工厂。
政策枷锁影响大
2022 年《通胀削减法案》把补贴和“北美供应链”绑一起,2024 年起含中国电池零部件的车没补贴。特斯拉 CFO 急了,43 亿美元大单给了 LG 在亚利桑那的工厂。柏林工厂的德国监管员还用“碳足迹审查”搞事,说中国电池碳排量超标。
产能稳定显优势
上海工厂产能大,特斯拉不敢只靠一个供应商。2024 年初 LG 波兰工厂因环保停工两周,柏林产线瘫痪 5 天。而宁德时代宜宾工厂备用产能,顶住了 Model 3 激增订单。这体现出稳定产能的重要性。
电池策略看长远
全球贸易保护严重,特斯拉电池策略写在财报风险提示里,要能 72 小时切换供应商。用宁德时代控成本,用 LG 拿政策补贴。在这场电池博弈里,技术参数反而没那么重要了。
大家觉得,未来特斯拉的电池策略还会有啥变化?觉得文章有用就点赞分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