澳大利亚最近订购了日本顶级的驱逐舰,金额高达百亿澳元,这一行动出乎意料,因为澳大利亚以往主要从欧美国家采购军舰,此次转向日本,有人猜测“奥库斯”集团内部可能存在分歧,具体情况需要进一步调查。
“奥库斯”核潜艇项目烂尾
2021年,“奥库斯”联盟由美国、英国及澳大利亚三国建立,旨在协助澳大利亚建造八艘核潜艇,此举意在应对中国。时至今日,该计划进展迟缓,几乎停滞。美国潜艇建造面临排期困境,英国相关技术仍处于概念设计层面。原定于2032年首艘潜艇下水,当前交付时间已无法保证,预计将推迟至2040年。与此同时,澳大利亚现役六艘老旧潜艇将于2026年开始逐步退役,而新型潜艇的交付却遥遥无期,导致该国海上防御能力存在严重缺口。
日本护卫舰成救命稻草
澳大利亚对美英3680亿澳元核潜艇项目成本超支感到焦虑,日本“最上级”护卫舰成为潜在替代方案,其造价约为100亿澳元,可建造11艘,交付周期短至2029年首舰,并兼容美军导弹系统,被认为是对当前困境的有效应对,澳大利亚政府迅速决定采购,此举既回应国内关切,也向美英传递明确信号。
护卫舰与核潜艇各有图谋
驱逐舰仅作为临时应对方案,潜艇才是澳大利亚的战略核心。驱逐舰属于海上作战平台,若进行现代化改造,将配备三十二联装垂直发射装置,用以投射射程达一千六百公里的巡航导弹,预计二零三零年具备作战能力,可满足当前至未来一段时间的军事需求。潜艇则擅长远距离隐蔽攻击,是澳大利亚未来军事行动的重要支撑。
“反华合伙人”越抱越紧
澳大利亚国防部长表示,选择日本是出于对其可靠性的考量,其真实意图在于避免将所有筹码都押在美英一边。从表面上看,美英被日本抢占了先机,但实际上,这三个国家早已暗中达成默契。美国对日本的中标表示支持,三国军队的指挥系统和信息网络已实现互联互通,他们依然是并肩作战的伙伴,作为“反华同盟”的关系正变得越来越牢固。
日本军售翻身
此笔交易促使日本达成军售重大突破,达成战后首次出口核心军舰目标。此举标志着战后和平宪法对日本的限制形同虚设,日本在军事发展道路上迈出具有风险性的一步。
战略围堵升级
美日澳三国在针对华战略中的角色分配日渐清晰,美国主导核技术供应,日本承担反潜与中程火力任务,澳大利亚则凭借地理优势执行辅助性职责。这些举措并非“奥库斯”框架内部纷争,而是三国联合遏制中国的战略部署已进入新阶段。
对于美日澳的这些举动,我们必须思考:如何才能更妥善地回应他们持续强化的遏制措施?请各位踊跃发表看法,同时鼓励对本文进行点赞及传播。